练习瑜伽体式时需要注意什么

2024-03-07 17:00:5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练习瑜伽体式时需要注意什么瑜伽体式中的双手支撑姿势,比如猫式或虎式,每次练习都会手腕疼痛。于是很多瑜伽老师会说是因为手掌心的根基不对,或是因为手肘超伸!下面我们详细介绍手臂支撑的要点,并提示指导练习者的手法,顺着手法的感觉找到身体的发力点。

  瑜伽体式中的双手支撑姿势,比如猫式或虎式,每次练习都会手腕疼痛。于是很多瑜伽老师会说是因为手掌心的根基不对,或是因为手肘超伸!下面我们详细介绍手臂支撑的要点,并提示指导练习者的手法,顺着手法的感觉找到身体的发力点。

  张开手指,立起手掌,从小拇指侧和掌心外侧缘向掌心内侧移动,就像用手掌心给地面盖章一样,掌心下压地面后,把大拇指有力地压实地面。

  再从大拇指肚处开始,依次把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拇指下压,并充分展开手指缝隙,调整中指指尖朝向正前方,两个中指互相平行位置。

  掌心压向地面后,力量从小拇指指根处向大拇指指根处均衡,使手掌心内侧缘下压地面后,再把力量从大拇指肚处向小拇指指肚处分配,掌心力度均衡。

  此时掌心中间略离开地面,手腕处避免用力,把掌心向地面下推的力量沿着小臂向上吸,一直吸提到肩关节处。

  很多人在做这个姿势时,掌心力量多集中于掌心外侧,导致手肘过度伸直,小臂外旋,形成肘关节外翻。于是顺着肘外翻,上斜方肌容易缩短,造成肩膀上提,从而下斜方肌无力把肩胛骨下拉,并无力启动前锯肌,导致肩胛骨内侧缘上翘,形成“翼状肩胛”。

  1、肩膀下沉,伸展肩膀前侧肌肉的同时,把肩胛骨下角向臀部方向下拉,以及肩胛骨向脊柱中线靠近,使肩胛骨内侧缘压实背部。(可用一只手抵住练习者肩膀,肩膀远离耳根,并向外伸展的同时向下沉肩。另一只手掌心按压练习者的肩胛骨内侧,把肩胛骨内侧缘向地面和脊柱中线、持续地把双肩外展,肩胛骨内侧缘继续向脊柱中线靠近。(双手分别抓住练习者两侧肩膀,双肩外展下沉的同时,大拇指分别按压住肩胛骨内侧缘位置向脊柱中线推压。力度不可太轻,可反复推压多次,有助于改善翼状肩胛。)

  3、稳定好肩胛骨后,调整大臂外旋,小臂内旋,大拇指和大拇指根避免上翘,要有力地下压地面。大臂外旋伸展上斜方肌J9九游会官方网站,有助于下斜方肌发力;小臂内旋,有助于稳定掌心力量均衡,并改善肘外翻。

  不少练习者在四角支撑保持时,没启动上腹部和侧腰部的肌肉,容易出现肋骨外翻。随着肋骨外翻,会阻断身体力量向后伸展,并把力量卡压在肩胛骨处和脖颈处。

  而上述两种现象(肋骨外翻、腰椎过度前凸)都会造成肩颈区域紧张,并破坏肩区的稳定性,以及影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。

  所以要让上腹部内收的同时,肋骨内收,一股吸力压向胸椎,有助于延展胸椎。再把小腹内收,一股吸力压向腰椎,有助于延展腰椎。调整脊柱在正常的生理弯曲中,并保持骨盆的中正位。

  很多人在保持四脚爬行式的时候,没有启动髋关节前屈的力量,而影响臀部的伸展。容易出现驼背,髋关节旋转不充分的现象。

  这样不仅会影响下一步动作的连贯性,还会破坏髋关节的稳定性,而无力上提腿部的肌肉平衡双臂之间的支撑力量。

  1、髋关节有力前旋的同时,把坐骨有力地向后拉,并启动髋外侧的肌肉,保持股骨头和髂窝之间的稳定性。

  大拇指把臀部向肩膀方向推压的同时,其余四指卡在腹股沟处向后拉。这样帮助臀肌伸展,髋关节前屈,并且通过向后拉髋部的力量,调整脊柱正常弯曲曲度。

  可以借助一条伸展带,自坐骨处向腿前侧缠绕,再经过大腿内侧向后缠绕。双手分别抓伸展带两端向后拉的同时,练习者和伸展带对抗,身体向前发力,感觉到耻骨压向骨盆深处。指导者和练习者的力量要相互协调,髋关节外侧肌肉收紧,以及大腿内侧肌肉上提,进一步促进盆底肌的力量。

  四脚爬行式表面看着简单,实际要点不少,需要耐心体会。而且这个体式是很多手臂支撑姿势的开端,如果没有掌握好,也很容易顺着错误的力量向下进行,所以要下功夫在细节上体会哦!

  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教育宝无关。教育宝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特此声明!当您认为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被侵犯,或者页面信息有误需要纠正或者删除,请联系客服或致电。

  上班的人群,看电视、手机久了,会诱发肩颈背酸痛的问题,为了让大家在短时间里缓解身体的僵硬和紧张,我为大家精心编排了一套只要有一把椅子,就可以轻松练瑜伽来缓解的好方法——脊柱理疗十三式。

搜索